植树节 | 3月12日植树节:从古至今话植树

时间:2020-03-12

3月12日是植树节,说到植树,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远古时期有巢氏构木为巢,燧人氏钻木取火,人们过着采集、渔猎的生活,这一切都离不开树,但那时候人们多依靠大自然所赋予的树木,还没有人工植树造林。后来在神农氏和黄帝时代,人们发明农业,学会了种植,也许从那个时候起人们就开始植树了。比如养蚕制衣,要种桑树;要佐食,要种枣树等等。也有为了绿化而植树,春秋时政治家子产在郑国为相,重视绿化,城中“桃李垂街”;秦始皇筑驰道,道旁“竖以青松”;隋唐洛阳还以樱桃、石榴为夹道树。除了植树,古代还有关于保护森林树木的规定和法令,如《周礼.地宫》载:周代有”山虞“之官,“掌山林之政令”,人们入山樵采,要在规定的季节和地界,否则就是非法。古代人积累了大量植树的经验就把它写在著作里,比如东汉崔寔《四民月令》、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宋代吴怿《种艺必用》等等。

说到植树节的由来不得不提到孙中山。孙中山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意识到森林的重大意义和倡导植树造林的人,1915年由孙中山倡议,每年的清明节为植树节,指定地点,选择树种,政府、学校、机关参加植树。1928年,国民政府为纪念孙中山先生逝世三周年,将植树节改为3月12日孙中山逝世纪念日。新中国成立后的1979年,人大五届六次会议上决定每年的3月12日为我国植树节,从此全民义务植树成为一项法律在全国实施。


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自八十年代建馆以来,就十分重视博物馆的绿化美化工作,尽力打造“山顶花园式博物馆”,从建馆之初的选树种,到每年养护,现如今博物馆树木郁郁葱葱,四季有景,其中有些树木甚至成为观众心目中的“明星树”。

微信图片_20220615112047.jpg

灿烂华美的玉兰树

微信图片_20220615112100.jpg

一树桃花满园春

微信图片_20220615112103.jpg

婀娜舒展的紫荆树

微信图片_20220615112105.jpg

香气宜人的黄刺玫

微信图片_20220615112108.jpg

挺拔俊健的楸树

微信图片_20220615112111.jpg

舒展轻拂的柳树

微信图片_20220615112114.jpg

龙柏林荫景观道


已是阳春三月,园区春光已现,期盼疫情结束恢复开放之时,相约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踏青游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