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4-20
同学们:现在我们到达的是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这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博物馆,我是你们的讲解员小姐姐李岩,今天让我们一起去探秘古墓里的守护神吧,出发!
先带同学们看一类文物
哼!宝宝委屈了,伐开心!
给我一个吻~可以不可以~
看我的大板牙,美吗?
嘎嘎嘎嘎嘎前面几位好好笑
以上四件文物均现藏于洛阳博物馆
这些就是冥界的“保护神”—— 镇墓兽,是不是有点“高冷”,有点“狰狞”,又有点“呆萌”呢?相信热爱历史的同学们在参观博物馆时不难发现它们的身影,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去揭开镇墓兽的神秘面纱。
镇墓兽的由来:
镇墓兽出现的原因目前众说纷纭,最常见的说法是和方相氏有关。早在周朝就出现了“方相氏”这个词,根据《周礼》记载,有一类叫方良和魍象的怪物,专吃死人肝脑;又有一种神兽叫方相氏,有驱逐方良、魍象的本领。所以那些亡者的家人常制作方相氏的像立于墓侧,以防怪物的侵扰。传说方相氏有黄金色的四只眼,穿着红衣黑裤,乘马持戈,到墓室内以戈击四角,驱逐方良。和镇墓兽打鬼斩妖、保护墓主人的职责非常相似。
此外,也有学者认为镇墓兽与古代的山神或地神土伯有关;或者镇墓兽不止是保护陵墓主人,也与楚国丧葬文化中的引魂升天存在着联系,它的作用和当时出葬队伍高举的旌旗差不多,都是为了帮助死者升入天堂。
镇墓兽的演变:
楚国漆木立角镇墓兽
现藏伯明翰艺术博物馆
战国楚墓中的镇墓兽是目前发现最早的镇墓兽,基本为漆绘木雕,不过造型各异:有的在方座上立着一个装饰有巨大鹿角的兽头,现在很多人认为代表着土伯(坟羊);有的则是一只振翅欲飞的大鸟,造型简洁大方,为墓主人灵魂升天助一臂之力。风格浪漫神秘,洋溢着强烈的巫楚文化色彩。
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东汉永康元年墓墓门
如果你看过《芈月传》,一定会对中原与楚国之间的巨大文化差异有一定了解,与楚国浪漫、精致的风尚相比,中原文化更加粗犷、豪迈。
因此,镇墓兽的形象也与楚国的截然不同,例如在汉代画像石刻上常看到一种图案叫做铺首衔环,它是由饕餮逐渐演化而来。饕餮是一种中国传统的神兽,因为这种神兽凶恶、贪婪,所以一般让其衔环,作为铺首置于大门上,用以驱邪。铺首往往综合了许多兽类的特征,在此基础上进行夸张变形,造型既像牛,又像虎,面目凶恶,非常可怕。它一方面是恐怖的化身,另一方面又是保护神。现在民居中常见的虎头门环正是这种文化因素的延续。
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
东汉墓
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东汉砖室墓里发现一根独特的兽柱,位于主室弧形隔梁正下方,有一神兽,虎首人身,似坐于山峰上,上肢托举横梁,下肢修长,直登山脚地面。面目狰狞,正对墓门,起到镇墓辟邪和支撑隔梁的作用。这里把支撑隔梁的墓柱与镇墓兽合二为一,实属少见,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
南朝石镇墓兽
现藏于南京市博物馆
两晋时期流行一种叫做“青牛髯奴”的辟邪术,传说髯奴赶着青牛开道经过,妖魔鬼怪就会退避三舍,因此古人会在墓中放置类似青牛或犀牛造型的镇墓兽和武士俑,这种习俗一直流传至南北朝及以后。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独角兽曾经在《山海经》、《尔雅》、《说文解字》、《汉书》等书籍中出现过,天禄辟邪,它们担负着前往西王母仙界的向导工作,因此与楚国帮助墓主人引魂升仙有异曲同工的作用。
天王俑
现藏于洛阳博物馆
从魏晋时期起,镇墓兽逐渐变为大型陶俑。大多成对和天王俑或武士俑一同出现,分别是兽面兽身和人面兽身,呈蹲坐或站立状,一般摆放在墓室门前。
这些镇墓兽集中了各种神兽和动物的“超能力”:它或是狮面或是虎面,拥有百兽之王的威猛力量;或身插一对翅膀,如虎添翼,不仅可以入地,也能上天;有的长着千里眼和顺风耳,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不在话下;甚至还有的身披火焰,威风凛凛。
例如这两件均现藏于洛阳博物馆,出自北魏元邵墓中的镇墓兽,均蹲坐状,通高25.5厘米。
一件狮首,张口吐舌,舌涂朱红,脊竖鬃毛三撮,颌下长鬃下垂,前肢王部两侧长毛卷曲呈翼状。
另一件人首,面目狰狞,头生独角,背脊也竖鬃毛三撮,前肢上部两侧长毛卷曲呈翼状,上绘红彩。
现藏于洛阳博物馆
随着唐代厚葬之风的盛行,为了防止盗墓,镇墓兽不光要驱邪镇妖,还担负起了震慑盗墓贼的任务,因此它们的表情变得更加严肃狰狞,瞪着圆溜溜的眼睛、咧嘴呲牙。当然在现代人眼里变了味儿,总有种气鼓鼓的、撒娇卖萌即视感。
到了盛唐时期,三彩工艺日渐成熟普及,越来越多的镇墓兽也使用三彩烧制而成,色彩鲜艳,装饰华丽,器型也更加高大。并且由于中西交流增多,不少西域人来到中原地区进行贸易,学习唐朝的先进文化和科学知识,人面兽身的镇墓兽也出现了胡人形象。
现藏于洛阳博物馆
唐代后期丧葬仪式发生重大变化,由注重地下盛大的陪葬品转变为地上隆重的丧葬仪式,安史之乱后更是社会动荡,镇墓兽制作随之没落,不仅做工愈发简陋粗糙,不复盛唐时期的华贵辉煌,到五代时期已经基本消失了。
此外,中国的四大神兽中,青龙与白虎因为体相勇武,主要被人们当作镇邪的神灵,其形象多出现在宫阙、殿门、城门或墓葬建筑及其器物上,在最后一种场合里,龙已不是助墓主升天,而是镇慑邪魔,保卫墓主的灵魂安宁,也被经常选作守墓神兽。
今天,随着考古工作的开展,许多既凶猛又呆萌的”保护神“被挖掘发现,从漆黑的陵墓中重见天日,我们可以在许多文化机构里遇见它们。欢迎同学们与我一起分享。
© 2018-2022 THE LUOYANG MUSEUM OF ANCIENT TOMBS 洛阳古墓博物馆.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2022012418号-2
建议使用360极速、Chrome、Firefox浏览器,最佳分辨率1920×1080 Powered By:数字时代
© 2018-2022 THE LUOYANG MUSEUM OF ANCIENT TOMBS 洛阳古墓博物馆.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2022012418号-2 Powered By: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