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5-12
“探秘古墓宝藏”系列课程:
传四方的时世妆
想了解一座城市的历史,首先要从博物馆开始。我们现在来到的是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壁画馆,为什么古代人会在墓葬里绘制壁画?壁画是以什么样的题材为主呢?你们一定好奇这个问题,“带着问题探秘”应该是参观博物馆最好的打开方式。在我们即将参观的壁画馆里珍藏了许多不同朝代的古墓壁画,有的绘出的是逝者生前一些生活场景显示其尊贵身份,有的绘出是逝者对未来世界的向往。不过别急,我们今天主要欣赏的是出土于安阳唐代赵逸公墓中的仕女壁画。
在开始讲解之前呢我想悄悄问一问大家,在你们心中唐代的美女是什么样的呢?哦,胖!好吧,胖美人是唐代社会的“标配”!那么除了胖以外呢?我心中的美女就像是前几年风靡一时的电影《妖猫传》里的杨贵妃,不过这是现代女明星装扮的唐朝美女形象,但她似乎不够胖吧。当然影视剧里有不少唐代美女的形象,但是在没有摄影摄像技术的唐代,美女究竟是什么样?我们只有从那个时代的绘画中得以窥见。我是你们今天的讲解员小姐姐吴艺洛,现在就让我们从唐代的几幅壁画中寻找唐代的美女吧!
图片来源于网络
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在追求美的道路上自然是离不开化妆的,那么古代人是什么时候开始化妆的呢?通过一些文献记载我们得知古代化妆的历史非常久远,而较之男子,女子天生爱美,她们似乎更注重自身的形象妆容。不同朝代的审美标准通常受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晚唐朝时期流行的妆容——时世妆,要从一首诗开始:
时世妆
作者: 白居易 (唐代)
时世妆,时世妆,
出自城中传四方。
时世流行无远近,
腮不施朱面无粉。
乌膏注唇唇似泥,
双眉画作八字低。
妍媸黑白失本态,
妆成尽似含悲啼。
圆鬟无鬓堆髻样,
斜红不晕赭面状。
昔闻被发伊川中,
辛有见之知有戎。
元和妆梳君记取,
髻堆面赭非华风。
这首诗是我们都熟悉的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所作。由于对当时女子审美难以理解,他并不认可这种妆容。诗句中形容时世妆的主要特征“面不施粉,眉作八字,面目斜红,唇注乌膏,头梳堆髻”。这些女子脸部也不涂粉,眉毛化成了八字,脸上的腮红也是化成斜红,最特别的是嘴唇涂成了黑色,妆成之后楚楚可怜。而且这可是当时社会上很流行的妆容,之所以被称为时世妆,意思是最时髦最流行的妆容。大家请看这幅壁画,就是出土于安阳唐代赵逸公墓中的仕女壁画,它的面部妆容就是时世妆。
这样的妆容别说白居易看不惯,就算是放到了今天,大家也会觉得另类,难以置信,可是它偏偏在晚唐的两京流行的不得了。那么问题来了,这种现代人都接受不了的妆容,为什么会在唐代流行呢?我们一起回忆一下唐代的历史背景。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文化高度发展和民族大融合的开放时代,所以在这种包容开放的社会环境的大背景下,必然影响到了生活文化习俗。《唐书》中记载说:“元和之末,奇异化妆流行,不施朱粉,唯以唐代女子的时世妆。”唐朝是非常开放的王朝,他们大量的学习吸收外来文化,当时女性有较高的社会地位,着装非常自由,她们还可以穿男装、穿胡服来打扮自己。当然就连这化妆领域上颇具有异域风情。
我们仔细观察壁画上仕女的面部妆容。这种流行时髦的时世妆,据说从西北少数民族传来的,也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胡妆,在胡风弥漫的大唐王朝,新奇、独特、前卫,极易吸引世人的眼球,于是迅速流行开来,就好比前几年流行的王菲的“晒伤妆”、欧美的“小麦色皮肤”和深紫色的唇彩一样,尽管在流行之际并不是所有人都喜欢这种装扮,但还是引领了大部分人的时代潮流。
同样,虽然时世妆在晚唐时期得不到所有人士尤其是像白居易这样的文人雅士的认可,但是晚唐时期赵逸公墓中的这几幅时世妆的女性形象的壁画,代表这种妆容在晚唐时期依然流行了很长的时间。它的出现不仅仅是对唐朝时期女性地位极高的肯定,更是反映出了唐代女子包容,大胆,独特的审美情怀,这也正是一个华美盛世的时代精神。
在博物馆读懂历史,看见生活,品鉴精神。来吧,与我们相约,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见!
除此之外呢,在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中还珍藏着其他不同时期的壁画,壁画题材内容丰富,人物,动物,花鸟,风景等,真实地再现当时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物质生活,感兴趣的朋友快来一睹风采吧!
© 2018-2022 THE LUOYANG MUSEUM OF ANCIENT TOMBS 洛阳古墓博物馆.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2022012418号-2
建议使用360极速、Chrome、Firefox浏览器,最佳分辨率1920×1080 Powered By:数字时代
© 2018-2022 THE LUOYANG MUSEUM OF ANCIENT TOMBS 洛阳古墓博物馆.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2022012418号-2 Powered By: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