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2-24
2月24日是农历二月初二,民间称这一天为“龙抬头”,象征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据考证这和古代的天文学有关,中国古代用二十八星宿来表示日月星辰在天空的位置和判断春夏秋冬不同季节。二十八宿中的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组成一个完整的龙形星座,其中角宿恰似龙的角。每到二月春风以后,黄昏时“龙角星(即角宿一星和角宿二星)”就从东方地平线上出现,故称“龙抬头”。此时节,雨水也会多起来,大地返青,春耕从南到北陆续开始。民谚“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寄托了人们祈龙赐福、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强烈愿望。在这一天当中,人们通常去理发,也是为了讨个“龙抬头”的口彩,图个吉利。
众所周知,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每一名华夏儿女都自称是“龙的传人”。作为形成华夏汉民族主体的时代——汉代,尤其喜爱和推崇龙,因为在汉代,龙的图案还没有被封建的皇家所垄断,一般平民也能用它,所以汉代人对龙的描写比较多,并将龙的形象装饰到生活的各个领域,墓葬就是其中之一。在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不同时期的古墓葬中都能看到它的踪迹。
西汉画像空心砖上的龙
西汉卜千秋壁画墓中的龙
洛阳浅井头西汉壁画墓中的龙
磁涧里河村西汉壁画墓中的龙
洛阳烧沟61号西汉壁画墓中的龙
新莽天象壁画墓中的龙
东汉墓里的龙
唐安国相王孺人墓里的龙
这些神态威猛、飞舞灵动的龙,是古人想象出来的本领超然的神兽,它能幽能鸣,能细能巨,能短能长,能飞腾九天,能入潜深渊,能喷云吐雾,能兴风布雨,还能引导灵魂升仙......因此人们认为,把龙的形象绘制在墓葬中,不仅能镇墓辟邪,还能引魂升仙。
© 2018-2022 THE LUOYANG MUSEUM OF ANCIENT TOMBS 洛阳古墓博物馆.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2022012418号-2
建议使用360极速、Chrome、Firefox浏览器,最佳分辨率1920×1080 Powered By:数字时代
© 2018-2022 THE LUOYANG MUSEUM OF ANCIENT TOMBS 洛阳古墓博物馆.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2022012418号-2 Powered By: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