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9-21
当天高云阔,满园桂香的时候,真正意义上的秋天就开始了,早晚已经有了凉意,您穿长袖了吗?
秋分(autumnal equinox),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时间一般为每年的9月22或23日。“秋分”的意思有二:
一是按我国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四季开始划分四季,秋分日居于秋季90天之中,平分了秋季。
二是此时一天24小时昼夜均分,各12小时。此日同“春分”日一样,“秋分”日,阳光几乎直射赤道,此日后,阳光直射位置南移,北半球昼短夜长。
据考证,最初“秋分”这一天被定为“祭月节”,不过由于这一天在农历八月里的日子每年不同,不一定都有圆月。而祭月无月则是大煞风景的。所以,后来就将“祭月节”由“秋分”调至中秋。
自2018年起,国务院同意将每年农历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这是第一个在国家层面专门为农民设立的节日,是一件蕴涵人民情怀的好事。
我国古代将秋分分为三候:“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古人认为雷是因为阳气盛而发声,秋分后阴气开始旺盛,所以不再打雷了。第二候中的“坯”字是细土的意思,就是说由于天气变冷,蛰居的小虫开始藏入穴中,并且用细土将洞口封起来以防寒气侵入。“水始涸”是说此时降雨量开始减少,由于天气干燥,水气蒸发快,所以湖泊与河流中的水量变少,一些沼泽及水洼处便处于干涸之中。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史记·太史公自序》:“夫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经也。弗顺则无以为天下纲纪。”从节气上看:春种秋收,春华秋实,秋分时节硕果累累,最能体现丰收。另外,秋分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昼夜平分,秋高气爽,既是秋收、秋耕、秋种的重要时节,也是稻谷飘香、蟹肥菊黄、踏秋赏景的大好时节。
秋分时节聊聊秋季神蓐收
古代人们相信“万物有灵”,各种神灵会护佑人们,于是在漫长的同自然界同生共存过程中衍生出了各种各样的神灵。这些神灵或书写于古老的文献记载中,或口耳相传于奇幻的神话故事里,成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句芒、祝融、蓐收和玄冥就是传说中掌管春夏秋冬的神灵。它们多次在神话故事中出现,可它们究竟长什么样呢?通过科学的考古发掘它们的模样逐渐展现在我们眼前。
1978年洛阳火车站西的金谷园村发现了一座新莽时期的壁画墓,墓室结构奇特别致,壁画内容神秘新颖,为全国罕见。
尤其是后室的平脊和东西后壁上部的柱头斗拱间绘制的神秘莫测的壁画。
这是前室
这是后室
这是斗拱间柱头上的怪兽,镇墓辟邪的,是不是有点恐怖?
这是“二龙穿璧”图,表现避除不详、引魂升仙的寓意。
这两幅就是前面我们讲述过的春季神句芒和夏季神祝融。
今天我们要认识的是秋季神蓐收。
蓐收是辅佐西方帝少皞,主管夕阳和治秋的神灵。李白在《古风.蓐收肃金气》一诗中写道:蓐收肃金气,西陆弦海月。意思就是蓐收掌管秋风,使秋天呈现出一片肃杀之气。可见蓐收的威力之大。
蓐收长什么样?
《山海经·海外西经》载:“西方蓐收,左耳有蛇,乘两龙。”郭璞注曰:“金神也,人面、虎爪、白毛,执锁。”
洛阳新莽天象神话壁画墓的后室东壁上部柱头斗拱间的蓐收形象是这样的:人面虎身,生双翼,下为白色腿爪,尾部点斑白。
呃,蓐收原来是这个样子的....
那么蓐收主要管什么?
《山海经·西次三经》记载:“又西二百九十里,曰泑山,神蓐收居之。其上多婴短之玉,其阳多瑾瑜之玉,其阴多青雄黄。是山也,西望日之所入,其气员,神红光之所司也。”由此可知蓐收住在泑[yōu]山,这山南面多美玉,北面多雄黄。在山上还可看见西边日落之处。所以蓐收又叫“红光”,被尊为司日入之神,管理太阳落山。蓐收掌管的西方流沙千里、昆仑万仞,弱水环绕,云雾缭绕。
有一个著名的故事叫做叫“假道伐虢”,传说虢公做了一个梦,梦里看见了一个人,长着人的脸,却有着老虎的爪子和白色的毛发,拿着一把大斧子。虢公害怕,想要逃跑,那个人却开口说话道,“天帝有命令,要晋国来攻打你的国家,你要做好准备。”虢公从梦中醒来,却想不通这个梦是什么意思,就找来了自己的臣子史嚣,史嚣一听就知道虢公梦到的人就是蓐收,立刻说道,“这个人就是金神蓐收,他是天上的刑神,请一定要警戒,以防晋国攻打过来”。虢公听后不以为然,认为史嚣在危言耸听,把史嚣关了起来,还自认为自己做了一个好梦,与自己的子民庆贺。六年后,晋国就攻打虢国,虢国覆灭。这个故事也说明蓐收也是主管刑戮之神。
总之蓐收是秋季神、金神,也是西方主刑杀之神。它的形象狞厉可怖,在墓葬中也起到镇墓辟邪的作用。
© 2018-2022 THE LUOYANG MUSEUM OF ANCIENT TOMBS 洛阳古墓博物馆.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2022012418号-2
建议使用360极速、Chrome、Firefox浏览器,最佳分辨率1920×1080 Powered By:数字时代
© 2018-2022 THE LUOYANG MUSEUM OF ANCIENT TOMBS 洛阳古墓博物馆.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2022012418号-2 Powered By: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