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教育 | 2021年元旦,您有一份来自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的新年祝福!请查收!

时间:2020-12-31

万物更新 喜迎元旦

      元旦是世界多数国家统称的“新年”,是公历新的一年的第一天。今天我们所说的“元旦”在中国实际上仅有百年的历史,而传统元旦却是个古老的节日,它与春节同日不同名,古老的元旦就是我们现在所指的春节。这又是为什么呢?和古博君一起来了解下吧!

元旦的由来

      “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颛帝以孟夏正月为元,其实正朔元旦之春。”南北朝时,南朝文史学家萧子云的《介雅》诗中有“四季新元旦,万寿初春朝”的记载。但其含义已经使用了4000多年。 

      “元旦”的“元”,指开始,是第一的意思,元旦,数之始称为“元”;“旦”,象形字,上面的“日”代表太阳,下面的“一”代表地平线。“旦”即太阳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象征一日的开始。人们把“元”和“旦”两个字结合起来,就引申为新年开始的第一天。元旦又称“三元”,即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

中国元旦历来指的是夏历(农历、阴历)正月初一。这一天叫元旦,也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岁朝、新正,首祚。那时还没有春节的称谓。元旦就是一年的第一天,即正月初一。

但是“哪一天是正月初一”在汉武帝时期以前也是很不统一的。历代的元旦月、日并不一致。夏朝的夏历以孟喜月(元月)为正月,商朝的殷历以腊月(十二月)为正月,周朝的周历以冬月(十一月)为正月。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又以阳春月(十月)为正月,即十月初一为元旦。到了汉武帝时期,为了统一规范,才规定孟喜月(元月)为正月,把孟喜月的第一天(夏历的正月初一)称为元旦,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可见那时候的元旦并不是我们现在意义上的元旦。

1912年1月13日,孙中山发布《临时大总统关于颁布历书令》,责成内务部编印新历书。随后又规定阳历(公历)1月1日为“新年”,但当时不叫“元旦”,民间称为“阳历年”。

直到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议:“中华人民共和国纪年采用公元纪年法”,即是我们所说的阳历,为了区别农历和阳历两个新年,又鉴于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恰在农历新年的前后,因此便把农历正月初一改称为“春节”,阳历一月一日定为“元旦”,至此,元旦成为全国人民的欢乐节日。

元旦的习俗

      我国古代人过元旦有拜岁、贺岁的习俗。三国曹植《元会》云:初步元祚,古日惟良,乃为嘉会,宴此高堂。可见宫廷贺岁之礼,规模宏大而隆重。大家都熟知的北宋王安石《元日》写道: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就是描写当时喜庆快乐的气氛。

      近年来元旦也增添了“跨年习俗”和“元旦贺词”的新风俗。今年由于防范疫情的需要,又增加了动员大家“非必要,不离洛”、“非必要,不聚集”,切实做好新冠肺炎和流感双重防范的假日安全提醒。希望大家待在家中,看看各卫视频道的”跨年演唱会“,用视频和远在外地的亲友“隔空聊天”,和父母、孩子一起做做饭,聊聊天,过一个团圆无忧的元旦。

元旦快乐

岁末年初

由于提升改造

古博仍在闭馆中

但古博的“精品馆藏”早已按捺不住

迎新的喜悦

向一直以来关注喜爱古博的新老朋友

道一声

元旦快乐


2020实“鼠”不易

2021“牛”转乾坤


image.png image.png

祝福您

在新的一年


image.png

笑得开心

image.png

马到成功

image.png

虎虎生威

 

image.png

一“鹿”平安

image.png

开拓进取

image.png

装扮靓丽


image.png

富贵平安

image.png

花开富贵

image.png

阖家团圆

image.png

愉悦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