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2-24
节日由来
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夜、灯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
关于元宵节来历,目前有三种说法:
西汉祀太一说
《史记.乐书》记载:汉武帝在甘泉宫设立太一神祀坛,每年正月上辛必往祭祀,祭用灯火,通宵达旦。“太一神”就是主宰宇宙一切的神灵。后来就形成了正月十五张灯结彩的习俗。
东汉燃灯表佛说
东汉永平年间,明帝为提倡佛教,于上元夜在宫廷、寺院“燃灯表佛”,下令士庶家都要挂灯,以后遂成习俗,形成盛大灯节。
魏晋道教祀三元说
三元指“天、地、水”三官,是东汉末年五斗米教创立时吸纳自然崇拜神灵所创造的道教的主要神灵。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道教的宣扬,三元信仰十分盛行,出现了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的之说,并安排他们在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降临人间,道教在这三天要举行迎神祭祀活动,后来又演变成三官的生日,这三天祭祀都有燃灯活动,遂成节日。
以上三种说法都与灯火祭神相关,由此可知元宵节与灯火祭神密切相关,这也是元宵节张灯习俗的由来。
演变发展
汉代开始正月十五燃灯,南北朝时燃灯习俗已成气候,隋朝时盛况空前,直至唐宋,元宵节盛极一时,被誉为中国“狂欢节”。
唐代,在皇帝的亲自倡导下,元宵节办的越来越豪华。取消宵禁制度,皇帝和庶民百姓都会上街观灯,出现制灯和售灯的“灯市”,花灯花样繁多,皇帝命名师制作巨型灯楼,金光璀璨,极为壮观。去年风靡一时的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中就描绘了上元夜观灯时的盛况,可见唐代元宵节(上元夜)已经成为上至皇帝,下至平民百姓极为重视的传统节日,并正式将“正月十四、正月十五、正月十六燃灯、观灯确立为法定节日和习俗延续下去。
宋代元宵节又增加了十七、十八两天,元宵节庆为五天。宋代帝王为了鼓励人们御街观灯,还规定:来观灯者赐酒一杯,既能赏玩,又有酒喝,何乐而不为?可以想象元宵节夜晚,家家灯火、处处管弦,奇能异术、歌舞百戏轮番上演,这时还流行放烟火,种类繁多的烟火升腾而起,呈现“火树银花,光彩照人”的瑰丽场面,一时间观者如云,热闹非凡。尤其是藏在深闺的姑娘们,元宵夜也有了走出家门观灯游玩的机会,姑娘们顾盼多姿盈盈笑语,希望在人群中寻找自己的意中人。那句“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就是对这种意境含蓄深情的表达。
明朝朱元璋规定元宵节从正月初八晚上开始张灯,直到正月十七落灯,历时十天。这是我国历史上最长的灯节。清代,满族入主中原,宫廷不再举办灯会,民间仍然举办,人们观灯的热情依旧很高。直至今天,夜游观灯仍是元宵节重要的节日活动。
节日风俗
除了观灯以外,元宵节还有很多节庆活动,比如猜灯谜。猜灯谜在北宋时期开始流行,上元夜人们把谜语写在纸上,悬挂花灯上,供市民猜,“灯谜”由此而来。尤其是文人学士,爱好高雅,常常拈诗制谜,悬灯以招猜者,极富情趣和智慧,深受人们喜欢。
图片来自网络
舞龙灯、耍狮子、踩高跷也是元宵节重要的节日风俗之一。舞龙灯源于远古时期人们对龙的崇拜,在节日期间舞龙灯祈求吉祥美好在汉代就有了,之后历朝历代庆祝节日活动中都极为盛行。高跷属于中国古代百戏之一,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出现,表演者不仅以长木缚腿行走,而且能表演舞剑、劈叉、跳凳子等动作,再加上表演者多装扮滑稽,逗人发笑,颇受民间百姓的喜爱。舞狮子起源于三国,南北朝时期十分盛行,是我国一项传统的民间体育活动,狮子形象威武勇猛,古人将它视作勇敢和力量的象征,认为它能驱邪镇妖,保佑国泰民安,太平吉祥,也被称作“太平乐”。隋唐至宋,舞龙灯、耍狮子、踩高跷成为元宵佳节最热闹的民俗节目。
图片来自网络
图片来自网络
图片来自网络
元宵是元宵佳节的节日必备食品。最早叫“圆子”,后来叫"汤圆".。制作方法是以丸糖为馅,用水沾湿,外用米粉裹满,形如顺风圆,亦呼汤圆。北宋的汤圆以白糖、豆沙、黄桂、芝麻、果仁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汤煮,可油炸,做法不一。元宵取其“团圆美满”之意。
元宵节
元宵佳节将至,在做好疫情防护的前提下,和家人一起过一个传统而美满的上元夜吧!分享一组元宵节古诗词,让我们在吟诵文字经典中品读节日节俗。祝福大家元宵节快乐!阖家团圆!
元宵节古诗词
青玉案·元夕 宋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
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十五夜观灯 唐 卢照邻
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正月十五夜灯 唐 张祜
千门开锁万灯明,
正月中旬动帝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
一时天上著词声。
京都元夕 金 元好问
袨服华妆着处逢,
六街灯火闹儿童。
长衫我亦何为者,
也在游人笑语中。
生查子 宋 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木兰花令 宋 苏轼
元宵似是欢游好。
何况公庭民讼少。
万家游赏上春台,
十里神仙迷海岛。
平原不似高阳傲。
促席雍容陪语笑。
坐中有客最多情,
不惜玉山拚醉倒。
元宵 明 唐寅
有灯无月不娱人,
有月无灯不算春。
春到人间人似玉,
灯烧月下月如怠。
满街珠翠游村女,
沸地笙歌赛社神。
不展芳尊开口笑,
如何消得此良辰。
© 2018-2022 THE LUOYANG MUSEUM OF ANCIENT TOMBS 洛阳古墓博物馆.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2022012418号-2
建议使用360极速、Chrome、Firefox浏览器,最佳分辨率1920×1080 Powered By:数字时代
© 2018-2022 THE LUOYANG MUSEUM OF ANCIENT TOMBS 洛阳古墓博物馆.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2022012418号-2 Powered By: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