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18
2022年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博物馆力量。国际博协对该主题进行了阐释,具体如下:
博物馆有能力改变我们周围的世界。
作为无可比拟的发现之地,博物馆教会我们了解自己的过去,并打开我们的思想去接受新的观点,而这正是人们构建更美好未来的两个基本步骤。在2022年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我们希望通过三个视角探讨博物馆为其社区带来积极变化的潜力。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力量。博物馆是实施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的战略伙伴。作为当地社区的关键参与者,博物馆广泛地为SDGs不同目标的实现做出贡献,其中包括促进社会经济以及传播有关环境挑战的科学信息。
数字化与可及性创新的力量。博物馆已经成为创新的乐园,新技术在这里可得以发展并应用于日常生活。数字化创新让博物馆更容易接近和参与,帮助观众理解复杂且精细的概念。
通过教育进行社区建设的力量。博物馆通过其藏品和活动,为社区建设提供了关键性的社会架构。通过维护民主的价值观和为所有人提供终身学习的机会,博物馆为塑造一个知情的、可参与的公民社会做出了贡献。
在国际博物馆日来临之际,我们邀请大家与世界各地成千上万的博物馆一起,释放博物馆的力量!
英文原文:
International Museum Day 2022: The Power of Museums
Museums have the power to transform the world around us.
As incomparable places of discovery, they teach us about our past and open our minds to new ideas — two essential steps in building a better future. On International Museum Day 2022, which will take place on May 18th, we want to explore the potential of museums to bring about positive change in their communities through three lenses:
The power of achieving sustainability:Museums are strategic partners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of the United Nations. As key actors in their local communities, they contribute to a wide variety of Goals, which include fostering short-circuit and social economy and disseminating scientific information on environmental challenges.
The power of innovating on digitalisation and accessibility:Museums have become innovative playing-grounds where new technologies can be developed and applied to everyday life. Digital innovation can make museums more accessible and engaging, helping audiences understand complex and nuanced concepts.
The power of community building through education:Through its collections and programmes, museums thread a social fabric that is essential in community building. By upholding democratic values and providing life-long learning opportunities to all, they contribute to shaping an informed and engaged civil society.
In this edition of International Museum Day, we invite you to join thousands of museums around the world in unleashing the power of museums!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古博1984年12月筹建,1987年4月18日对外开放,如今已经走过了35年的历程。今天我们将通过部分时光碎片来回顾古博建设发展历程,从中感受博物馆力量。
1984年古博开始筹建,最初名为“洛阳古墓陈列馆”,馆址选在瀍河西岸的吕祖庙旁,后更名“洛阳古墓博物馆”,馆址迁到北郊邙山乡冢头村。
国家文物局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专家审定“洛阳古墓博物馆”设计方案
1985年5月5日洛阳古墓博物馆开工建设
1987年4月18日洛阳古墓博物馆对社会公众开放。
洛阳古墓博物馆的规划建设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国文物界乃至整个文化旅游领域的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它把建国以来洛阳发掘的上万座墓葬中最有价值的25座墓葬搬迁复原在一起,集中保护和对外展示,树立了把文物保护和旅游开发有机结合起来的成功范例,被成为“洛阳模式”,是贯彻“保护为主、合理利用”的文物工作方针的典范。为保护古代文化,宣传洛阳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1987年4月18日落成揭幕
游人如织
地下大厅
沙盘展示
地下出入口
墓室内部
1991年6月至8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汉魏故城队和洛阳古墓博物馆联合对馆西侧的大冢进行抢救性发掘,确定该冢是北魏宣武皇帝的景陵。1992年北魏帝王陵园即景陵对社会公众开放,这也是邙山上唯一实地发掘、对外开放的一座帝王陵。
景陵勘探
发掘墓道口
发掘墓道
2003年12月26日,洛阳古墓博物馆文物库房及墓志石刻馆(河南古代壁画馆前身)建设奠基仪式启动。
2011年11月8日,河南古代壁画馆建成并对外开放,这是全省唯一一座以陈列古墓壁画为主要内容的专题性博物馆。河南古代壁画馆的建立是源于古博收藏的大量的古代壁画。开馆之初,古博就拥有十几座壁画墓,1998年古博成立壁画保护工作室,开始壁画修复工作。经过多年辛勤工作,修复一大批古墓壁画。为展示修复的壁画,经河南省政府批准,在古博馆区内建立河南古代壁画馆。
河南古代壁画馆
2019年3月河南古代壁画保护研究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河南古代壁画保护中心位于馆区东侧,分为地下一层和地上两层。地下一层为大型文物库房,拥有大型壁画陈列柜、双层保管柜、精品壁画储藏柜和彩绘砖雕保管柜,并配备恒温恒湿系统;地上一层、二层设置壁画修复室、实验室、专业检测分析室、多功能会议室,全面提升壁画保护修复综合能力。
2020年古博迎来了整体提升改造的大好时机,7月1日,古博闭馆启动项目工程建设。馆区内部整体提升工程主要包括:改扩建地下展厅及下沉庭院、历代典型墓葬区展陈提升改造、景区现有景观提升改造工程、景区现有建筑提升改造工程、墓葬区防渗漏工程、安防及消防提升工程、园区给排水工程、园区电力电讯工程等。
目前整体提升项目建设正在加紧推进,古博新形象敬请期待!
© 2018-2022 THE LUOYANG MUSEUM OF ANCIENT TOMBS 洛阳古墓博物馆.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2022012418号-2
建议使用360极速、Chrome、Firefox浏览器,最佳分辨率1920×1080 Powered By:数字时代
© 2018-2022 THE LUOYANG MUSEUM OF ANCIENT TOMBS 洛阳古墓博物馆.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2022012418号-2 Powered By: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