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洛阳古墓博物馆工作报告

时间:2025-01-03

2024年,在洛阳市文物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洛阳古墓博物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重要论述和视察河南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委市委重要决策部署按照年度工作计划,积极做好各项工作。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2024年工作目标完成情况

(一)加强党的政治建设

按照年初制定的《洛阳古墓博物馆2024年党建工作要点》和“五星”支部的要求开展工作,常态化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学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关著作和系列讲话等精神,进一步提升政治站位和思想认识。全年组织集中学习44次。开展廉政警示教育和家风教育,发送5次廉洁提醒短信,观看2次清廉家风微视频,讲授家风党课,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通过学习教育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制定党纪学习教育学习计划,为全体党员干部发放《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集中开展党纪学习教育14次,开展“六项纪律”研讨交流3次,局领导、支部书记讲授纪律党课4次。组织党员赴宜阳甘棠“召伯听政处”开展沉浸式警示教育,传达纪检监察建议书和《关于开展典型案例以案促改的工作方案》,以案促改、以案促治。依托我馆微信公众号发布《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解读文章和解读微视频15次,不断扩大学习覆盖面和影响力,营造浓厚学习氛围,多措并举推动党纪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在常规组织生活形式的基础上,创新党组织活动内容和形式,组织参观“伟大的历程—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主题展”“镜像—家风家训专题展”“时代楷模陈俊武”等展览,不断丰富组织生活,增强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向心力。

(二)扎实稳步推进各项工作任务

1.完成“国家一级博物馆”申报工作

党建为引领,紧盯年度责任目标,根据各部门工作职责,分工合作,精心组织,周密安排,高质量完成申报文件的整理和编辑工作。今年我馆被确定为第五批国家一级博物馆。

2.荣获“全国博物馆陈列展览十大精品奖”

我馆基本陈列“葬制大观——洛阳历代古墓集萃”荣获“2023年度河南省优秀陈列展览奖”和“第二十一届全国博物馆陈列展览十大精品奖”,使古墓博物馆又站在了新的起点,迈上新台阶。

3.完成“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及北魏宣武帝景陵保护整体提升项目”后期工程

在文物局大力支持下,我馆完成了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及北魏宣武帝景陵保护整体提升项目后期工程,目前该项目已进入设备调试、验收评审阶段。

4.完善景区管理,加强宣传力度,创新开展研学社教活动

1不断完善景区管理,提高接待服务能力。2024年共开放326接待游客205.88万人次,讲解5818批次,其中免费讲解468批次,收费讲解5340批次,社教研学300场次。先后接待国家、省、市领导调研以及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敦煌研究院、中国丝绸博物馆、呼和浩特博物馆、延安革命纪念馆、广州博物馆、苏州博物馆等同仁交流。同时,为满足游客需求,我馆在节假日、寒暑假期间延迟开放时间。

全年处理投诉舆情126起,收集游客意见及建议300余条。通过数据整理分析,我馆针对性优化了服务流程,提升了游客体验,进一步增强了游客满意度。

2丰富活动内容,提升游客体验。结合我馆文化资源特色,在今年牡丹文化节期间组织举办了“余韵朤朤—古墓乐舞复活记音乐会”,将宋杂剧元素贯穿其中,融合民乐、古典民族舞、口技、声乐等形式,24场的音乐会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看,央媒、地方媒体争相报道,也受到人民日报的关注。

此外,利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不断丰富对外宣传教育手段,全方位、多角度向社会公众展示新古博新形象。策划实施了“央视新闻带你穿越时空”“‘馆’你怎么逛”“云逛省内最新一级馆”“走进博物馆我为洛阳代言”等多场直播及视频活动,在线观看人数达上亿人次;配合央视、新华社、《科技日报》、等各级媒体拍摄宣传66次,撰写发布宣传稿件、视频450余篇次,全年全网曝光率高达上亿次以上。

我馆上榜中国新玩法TOP100榜单、2024顶端文博年度榜单,荣获河南人气打卡地”和“沉浸式文旅体验优秀案例,合作研发的忘川遗书沉浸式实景互动解谜游戏荣获2024年全国文博社教案例宣传展示活动百项创新案例‘宋美人’邀您古墓探宝主题宣传片入选2024年度河南文物新媒体传播精品推介活动优秀项目,我馆讲解员李瑜瑶同志荣获“河南省优秀讲解员”和“中原优秀传统文化宣讲员”荣誉称号。

3)创新研学社教活动。全年共开展研学社教活动300场次,参与人数0.9万人次。在五一、十一长假和寒暑假期间,我馆系列研学课程供不应求,场场爆满,深受青少年游客的喜爱,并获批第三批洛阳市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基地、洛阳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暨第一批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

今年以来,我馆不断挖掘馆藏资源,围绕探秘古墓宝藏系列研学游策划开展“二月二龙抬头”昂扬向上勇“盘”高峰画龙工坊、草长莺飞绘纸鸢——风筝DIY3月春日游古博公益研学行、小记者古墓博物馆采风行我和古人撞个衫文化遗产保护宣传进学校文物保护宣讲进社区志愿服务宣讲走进高校“迎国庆 送国旗 共祝祖国繁荣昌盛”等公益社教活动。同时,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策划开展“古墓寻龙记”“她是谁”“丝路上的洛阳印记——胡人牵驼壁画泥板画绘制”“古墓纹饰美学”四个研学新课程,配套设计寻龙手册、龙纹饰贴纸、文创徽章、拼图套盒、研学提袋等研学产品。同时,还开发了古博研学报名小程序,采取线上报名、线下授课的模式开展研学活动,使研学流程更加便捷化。

4持续加强志愿服务。在牡丹文化节、寒暑假期间开展了“等牡丹花开等你来”“感谢有你”“中华文物我来讲”小小志愿者招募、培训工作,有121人次志愿者参与馆内志愿讲解、文明导览服务,总计服务时长2468小时“中华文物我来讲”小小志愿者文明实践项目荣获洛阳市2024年文明实践示范培育项目。

5.持续深入学术研究,做好成果转化利用

1全年引进临展、举办外展5个,开展学术讲座2场。5·18国际博物馆日”举办“史前文化瑰宝——马家窑”专题讲座,“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举办“鼎立中原——洛阳出土夏商周时期青铜鼎”专题讲座。此外,引进“锁之韵——三明市博物馆锁具展”“洮水·陶魂——临洮史前彩陶文化特展”,在江苏丰县博物馆和安徽名人馆举办“凝·刻——洛阳古墓博物馆馆藏拓片展”外展与中图期刊创刊号博物馆合作举办“追溯历史、见证解放——全国各地“解放”专题展,受到社会公众广泛关注,反响较好。

积极组织人员参加第十届“博博会”,会上我馆以多媒体和展板的形式展示馆内优秀展览成果及活动现场,同时展出了自主研发设计生产的多款文创产品。此次“博博会”不仅加强了我馆与行业同仁之间的交流合作,还极大提升了我馆的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

22024年,我馆整理出版《洛阳历代典型古墓葬制大观》《1932年写在青砖墙上的<中国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土地法令草案>保护修复报告》《洛阳古代墓葬文化——宋金孝子故事卷》3本专著;有3项课题获得2024年度洛阳市社会科学规划一般课题立项。

6.项目建设工作有序开展

1馆藏精品文物、壁画及墓葬数字化项目

20244月,顺利完成馆藏精品文物、壁画及墓葬数字化项目的省文物局验收工作,并取得省文物局批复。包括按要求细化数字化项目成果分类、存放,现场虚拟展示设备的调试、程序调整,数字平台和使用手册的完善等工作。

2雕砖馆陈展提升改造项目

为进一步提升我馆雕砖展厅陈展环境,积极向上级部门申请资金支持。目前,已成功获批省级文物保护专项资金150万元,计划2025年完成雕砖馆陈展提升改造。

3洛阳古墓博物馆可移动文物数字化保护利用项目

该项目方案现已获得河南省文物局审核通过,20251月成

功获批国保资金180万元,下一步按程序尽快开展相关工作。

4邙山陵墓群景陵墓封土保护加固项目

该项目于2023922日获得国家文物局立项批复,目前按程序已发布招标公告,下一步尽快开展方案编制及资金申请工作。

7.壁画保护项目持续推进

1完成温县慈胜寺壁画保护工程项目现场施工和四方验收工作,专家组对项目现场修复效果和竣工资料整理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2完成安庆振风塔壁画保护设计方案,该项目获得国家文物局立项批复,现保护方案已通过审核。

3完成南阳通岳观壁画保护项目保护方案设计编写工作,并上报省文物局审批。

4持续进行龙盛小学唐代墓、南阳淅川滔河宋墓、M49唐安国相王孺人墓和偃师元代墓壁画保护修复工作。

8.安全工作

安全工作是博物馆运营的重中之重,我馆安全工作始终秉承“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确保重点、人技结合、保障安全”的工作方针,各部门切实履行职责,全面实施各项安全防范措施。全年组织开展消防培训演练18次,重大突发公共安全应急演练2次,防汛演练3次,通过各类演练有效提高全体职工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在实践中学习正确的应急操作流程,增强团协作能力和自救互救技能。积极组织6名同志参加省级消防安全培训,并顺利通过考试获得资格证书,进一步加强了我馆安全队伍建设。

为确保安全责任得到有效执行,明确各级安全管理职责,年初与各部门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及消防安全责任书,确保责任落实到人。严格实行安全检查机制和24小时值班制度,每周对馆内各区域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2024年开展安全检查142次,整改安全隐患98次,整改完成率达到100%,顺利实现文物安全年。

9.文创工作开展情况

我馆高度重视文创产品开发工作,在此领域不断积极探索和推进。2024年,我馆古博公司与4家文创商家进行合作,进一步拓宽了合作渠道和资源整合能力。为了提升文创产品销售效率和便捷性,定制两台自助文创产品售卖机,为游客提供更加便捷的购物体验。深度挖掘优秀馆藏资源,多次调研市场需求和游客喜好,设计推出27款独具特色的文创产品,目前已有20款产品顺利完成量产,并已上架进行售卖,满足游客多样化需求。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党建工作整体质量不高,缺少有力有效的抓手,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未全面发挥。学以致用效果不够明显,创新意识不强,党组织活动不够生动鲜活,理论学习学得多,实践活动开展较少。对年轻职工教育引导不够,发展党员工作成效不突出。

(二)工作创新不够,思想不够解放。满足于完成上级安排部署的规定动作,采用老办法、老经验、老途径居多。谋划创新性做法、创造性开展工作的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人才引进培养和专业化队伍建设相对滞后,专业人才较少、领军人才缺乏、人才成长较为缓慢,特别是文物修复、数字化保护、创意策划、文旅融合、博物馆运营等应用型、技术型和复合型高层次人才匮乏,未建立起人才引进、培养和激励机制。

 

                               202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