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出行图壁画墓

时间:2022-07-05

1984年发现于偃师市城西的杏园村,为东汉晚期墓。由墓道、墓门、前甬道、前堂、后甬道、后室等六部分组成。墓门为石质,正面以菱形斜刻作地纹,中间雕大型铺兽衔环图案。甬道、墓室均砖筑,顶用大小两种扇形砖起劵为拱形。

由于此墓遭到严重盗掘,随葬品所剩无几,所见仅有瓮、盒、案、盘、碗、樽等陶器和陶猪圈、陶鸡、陶狗、玉石猪、铁镜与铜钱等。

前堂作横列式,东西长8、南北宽3.65、高4.14米。在前堂的南壁、西壁、北壁均发现有保存较完好的壁画。画面宽60厘米,长12米。壁画内容是一幅描绘墓主车骑出行的场面,共绘有九乘安车,七十余个人物,五十余匹奔马,分为导骑、主乘和随从三部分。

导骑部分,画面最长,几乎占据了南壁和西壁的全部画面,共有前导车三乘,骑吏二十三员,车前伍伯四员。主乘位于前堂北壁的西段,为墓主主车画面,包括安车一乘,前后骑吏十二员,车前伍伯六员。主车后面的六名骑吏分左、中、右三行排列。这一组众多的骑吏和伍伯共同簇拥在主车的前后。随从部分,包括五辆安车,十名单骑。安车之上乘坐者是墓主的随从属吏,或是主人的从眷。

这幅壁画历经近一千八百年,能如此完好的保存下来,主要得益于被砌在夹壁墙内,避免了水土的直接浸渍和盗墓者的破坏。这幅出行图为什么被砌在墙内呢?可能是墓主在建墓和下葬之间,身份地位发生了较大变化,画中所绘的车骑导从仪仗,与墓主官职不符,有越制之处,故而只好将画面遮住。

这幅车马出行图,色彩深沉厚重,人物、动物造型栩栩如生,与西汉时期的浪漫、唯美画风相比,这一时期的艺术更多的是呈现出现实主义的写实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