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05
1958年发现于洛阳涧河西岸的七里河村,为仿木结构砖雕墓,坐北朝南,由墓道、墓门、甬道、墓室四部分组成。墓门为拱券式,高1.6、宽1.05米。墓室平面呈八角形,南壁开墓门,其余七面均镶砌砖雕格子门。每面两扇,雕花各异,格眼地纹也不尽相同,以柿蒂纹居多,也有亚字、万字和龟背纹。腰花板皆雕牡丹花。障水板上雕饰有牡丹、芍药、菊花、莲花四种。
在八面墓壁的相接之处,砌有八根转角柱,每根高1.1米。柱头上各砌一朵单抄、单下昂,五铺作重栱计心造斗栱,毎朵斗栱全高约73厘米。斗栱以上砌砖逐层内收,将墓顶建成穹窿顶。墓顶表面自下而上,共用小砖雕砌成六周交错叠涩、向外凸起的花瓣形装饰,使墓顶像一朵巨大而倒垂盛开的牡丹花,别开生面。整个墓室建造的象一座八角亭阁,其设计之巧妙,雕饰之精美,令人叹为观止。墓内砌筑一束腰棺床,高0.41米,上有一女性骨架,头西足东。随葬品不多,有仿汉日光镜一面,白瓷罐、黑瓷罐、瓷碗、骨簪等各一件,另有大小不一的骨柄毛刷四把。
地下墓室是地上居室的反映。我国古代居室以木建筑为主,自汉以后,木建筑中的铺作和栿枋逐渐复杂,地下墓室亦随之演变。自唐代以来用砖建造的仿木建筑的佛塔,建造技术日渐纯熟,因而刺激了与它建筑方式大略相同的地下墓室的进一步演变。于是,自唐末五代开始出现的一种崭新的墓葬形式——仿木结构建筑的砖雕墓,到北宋中期,达到了应用的高潮。北宋时期,洛阳为西京,城市人口多以富商和平民为主,经济繁荣发达。一些乡绅、富商为了能在死后也过着极尽丰裕豪华的生活,便将自己的墓葬建造的极其独特精美,装饰繁缛,风格华丽,使之成为古代墓葬建筑中的精品。同时墓葬内大量的砖雕器物和壁画也代替随葬品成为宋代葬俗的一个重要特征。
© 2018-2022 THE LUOYANG MUSEUM OF ANCIENT TOMBS 洛阳古墓博物馆.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2022012418号-2
建议使用360极速、Chrome、Firefox浏览器,最佳分辨率1920×1080 Powered By:数字时代
© 2018-2022 THE LUOYANG MUSEUM OF ANCIENT TOMBS 洛阳古墓博物馆.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2022012418号-2 Powered By:数字时代